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德育天地 招生就业 创业教育 心理驿站
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工处 > 德育天地 >

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

时间:2010-03-12 21:35来源:未知 作者:学工处 点击:
  

 

一、网络环境对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
      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媒工具,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,网络为德育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。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、交互性、平等性、异质性和虚拟性,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,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一定影响和冲击,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。
       网络的开放性、交互性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,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。这种交往能够率真地吐露心声,倾诉真实思想与情感。教育者可以在交流中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,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,对学生中的不良倾向、偏激观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,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网络交流的平等性有利于青年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。青年学生都有了解他人、推销自我的渴望,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,倾听自己的心声,认同自己的观点,而网络文化正是满足这种愿望的一种手段。通过网络交流,有的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,做出更成熟的自我评价,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;有的学生如果平时缺乏自信,则可以从网上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,增强生活的信心;有的学生假如在现实中受到挫折,则可以通过网上谈心,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。这一切对于青年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。
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。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与社会文明进步相悖的异质文化。网络色情等文化垃圾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。面对那些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信息,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,就很难保证青年学生人生观、价值观不发生扭曲。
       网络的虚拟化特征,极易导致青年学生人际关系冷漠,沉迷网络社会。网络文化不仅会影响青年学生如何看待社会,而且影响着如何看待自己、他人及其相互关系,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、人际交流和社会沟通。面对那些目不暇接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,有些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漫游与学习、工作、人际交往的关系,而是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,影响学业的完成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。网络是一个信息全库,学术信息、娱乐信息、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、暴力等垃圾信息往往同时并存,使得对青年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受到了挑战。
二、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应采取的措施
       首先,培养青年学生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,必须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出发点。德育应着力于青年学生创造力、意志力、亲和力、判断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。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,德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德育的根本目的,是构筑精神支柱,发掘创造潜能。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,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、自我发展的需要。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,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。
其次,改革“两课”的教学内容和方式,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。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革使青年学生养成了强烈的求新意识,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,“两课”内容既使被灌进了青年学生的头脑,也会很快地被来自各种媒体的强大信息所抵消。因此“两课”教师必须改进“两课”教学方法和手段,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教育,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,以增加生动性和信息量,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。
第三,加强德育教育进网络的力度,在学生中占领市场。建立德育网站,开辟新的德育课堂,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,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。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。克服理论学习的僵化状态,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学变为主动学,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,净化心灵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,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。开发BBS功能,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,可以在“网上论坛”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,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要思想,树立科学的发展观;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、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,提出自己的观点,通过充分的研讨,达到求同存异之效。网上德育工作的开展,使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,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,对学生学习知识、开发智力、提高创新能力、提高道德品质等方面,都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,同时也克服了知德分离、智德分离的弊端。
三、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要处理好三个关系
       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。在网络文化环境下,德育教育的原则宗旨和党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没有改变,那些长期积累下来的、实践证明仍然有益的经验我们必须学习借鉴,坚持继承,并使之融汇到新的实践中继续发扬光大。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,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也在相应改变,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教育中必须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问题,在创新中继承,在继承中创新。
       二是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。在网络环境下,学生经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面对整个网络世界,整个活动是知识、情感、意志和技能相统一的过程,网上活动的水平、目的和效果取决于已有的整体素质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,我们必须树立“大德育”观,不仅要在德育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,而且要积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,要把德育的目标和宗旨全方位地贯穿到素质教育中去,通过网络渠道使知识、技能、道德修养、审美境界的提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,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。
       三是处理好利用与干预的关系。通过网络交流,德育教育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,及时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状况,始终保持德育教育的生命力,保持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,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。同时,网络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对网络文化既要利用,又要干预。因此,德育工作者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意识教育,并对其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,要引导学生科学安排上网时间,正确分析网上信息,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腐蚀,以乐观向上、健康进取的精神状态,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,迎接新生活的挑战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密码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推荐内容